杨慧
尽管自身有诸多亟待完善之处,多年来约定俗成,豆瓣8分仍被视为作品优秀的分水岭——按照打分规则,打8分,等同于态度上推荐该部作品。盘点2022年截止到目前为止得到豆瓣8分及以上评分成绩(高口碑剧集《县委大院》由于笔者发稿时尚未开分,故未列入)的国产剧集会发现,它们乍一看千姿百态、类型各异,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人世间》,也有久违的历史正剧如《天下长河》,既有央视热播剧集《大山的女儿》,也有网络短剧《片场日记杀不了青》,异彩纷呈,看似难以一概而论。但对这些作品抽丝剥茧,依然能够得见2022年的这些口碑高分之作,总有些静水流深的异曲同工。
别出心裁:
新鲜是第一竞争力
文化产业,创新为王,这句话老生常谈,但往往知易行难。创新几乎是今年每部高分剧集的标配,无论是对新题材的大胆开拓,还是对既有题材的新鲜加工。高分剧,总有些令观众耳目一新且只此一家的独门手艺。
一些剧集以对电视剧领域从未或久未尝试的题材进行创作而先声夺人。《超越》作为献礼冬奥的体育题材电视剧,其对短道速滑的呈现,以及与真实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对接,都属空前。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还关注女性成长,女主角陈冕从被职业选手的父亲断言没有天赋到拿下世界冠军,既是对体育精神的一次颂扬,也是一首子一代女性的青春之歌。《人世间》是少有的对动荡年代的人生刻画细腻的电视剧,谱写了中国人坚韧与积极的意志品质,具有深厚的情感和情怀。《天下长河》不仅是久违的历史正剧,还是第一次以治理黄河作为故事主线的剧集,以小写大、以点窥面地写出了古代中国的治理之难和庙堂之险。这些作品的热门,固然有本身戏剧与表演的完成度的极大贡献,但其在影视剧市场上具有新颖性与稀缺性,也构成重要原因。
也有一些作品是在既有题材和类型化中求新求变。《风吹半夏》并不是第一部讲述改革开放中的创业者的电视剧,也不是第一部讲述商业奋斗史的电视剧,但却以一个利落果敢的女主角许半夏横空出世,令故事拥有新的味道层次。《异物志》作为悬疑题材,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奇物”世界,其获得高分是又一次想象力新创作的胜利。《风起陇西》看似延续了《长安十二时辰》的古代外壳与现代类型故事结合的思路,却因为故事设定在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三国,则构成了一种“三国演义”的谍战新鲜变体。《我的卡路里男孩》作为青春校园剧,设定一个两百斤的男主角也是一次罕见尝试,其轻喜剧风格和励志的校园氛围因此有了别具一格的生动鲜活。
还有一些作品在已有类型中挑战了一些电视剧和网络剧中此前的相对“禁区”,青春职业剧《三悦有了新工作》对殡葬行业以及死亡的呈现,女性微短剧《总是搞砸的单身女人迪亚!》真实地触及成人世界的话题,都在同类作品中略显“大胆”而创新,而观众给予了高分作为回应。
剧本引力:
观众想看好故事
今年的豆瓣高分电视剧,既有明星阵容挑大梁如《梦华录》《人世间》《风吹半夏》,也有新鲜面孔唱主角如《三悦有了新工作》《异物志》《我的卡路里男孩》,并不一定是得明星者得天下。演员的表演虽然与剧集成色密切相关,但是观众最在意的明显是故事本身。哪怕在明星方面不十分耀眼,或在表演方面不足够出色,观众也仍然会为一个打动心灵的好故事而打出高分。
年度豆瓣最高分作品《大山的女儿》,除了杨蓉和刘奕君,演员阵容里并没有太多大众耳熟能详的演员,甚至这部作品的题材,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热门大剧。作为真人真事改编的扶贫剧,《大山的女儿》就如同去年的《山海情》一样,在尊重真实、展现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将一个乡村扶贫干部的故事娓娓道来,从细节上还原了黄文秀为广西扶贫所做出的涓滴成河的具体故事,宏观上与更广大的扶贫工作形成呼应,以一种现实主义的底色讲好了黄文秀扶贫路上的一个个小故事,最终讲出了她一生的大故事。
《异物志》则是另一种情况,观众在给出高分的同时,对剧集的制作、演员的表演不乏诟病之处,豆瓣点赞最高的长评里的直率发言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优点是逻辑严谨,是真的严谨;缺点是演员演技不行,复杂情绪完全演不出来。”就如同网络剧中早期现象级作品《太子妃升职记》一般,服化道粗糙,场景布景潦草,但是凭借故事牢牢抓住了观众。
而反观坐拥大把明星的高分作品,如《人世间》《梦华录》《警察荣誉》等,固然因为演员去观看作品的观众大有人在,但是评价更多仍然是由于剧集本身在故事层面给人的惊喜。雷佳音的《相逢时节》评分4.9,刘亦菲的《花木兰》评分4.9,豆瓣评分并不会因为明星给与优待。而《人世间》得到的盛誉,是因为它讲好了一家人、一方人在时代中的命运与情感;《梦华录》的高分,是因为它把关汉卿的“救风尘”讲出了新的女性故事;《警察荣誉》被屡屡夸奖,也是因为它通过基层派出所的日常工作,讲述了浮世众生的故事,也讲述了何为警察的故事。
罗伯特·麦基在他那本著名的《故事》一书中说道,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餍足的。无论电视剧走到哪里,它始终是一门故事艺术。观众会因为明星、因为话题、因为许多理由点开一部剧集,而能留下他们的,往往最终还是好故事。
有情则灵:
看剧是一种情感对话
对于观众而言,电视剧提供的精神力量,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和情绪体验。观众通过剧集情节心情起伏,经历喜怒哀乐,个人情绪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宣泄和纾解。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发现了悲剧具有这样的净化效果,称为卡塔西斯。而人类影视戏剧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作品都具备这种“心理疗效”。
从今年的高分剧集来看,基本上都会有某种较强的与观众内心情感对话的力量。不管是《大山的女儿》《人世间》这类现实主义电视剧对人间真挚的爱与奉献的刻画,所带来的强烈的心灵震撼效果,或者是《片场日记杀不了青》《我的卡路里男孩》的喜剧或轻喜剧带来的轻松之中亦有动容的体会,甚至是《三悦有了新工作》《总是搞砸的单身女人迪亚!》这样的以小切口直抵人心的作品,其高分,都与这些作品能够唤起观众的某种情绪或者某种情感共鸣有关。
这当中很多重要的情绪,具体是由于观众对角色产生的情感所导致的。观众会容易对剧集角色产生一种“准社会交往”的情感体验,即将角色视作某种真情实感的人物对象。尤其是对于电视剧和网络剧,追剧往往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因此,角色和观众形成了一定的伴随关系,天天相见,朝夕与共,确实有某种类似社会交往的效果,让观众觉得角色是身边人,甚至是亲朋好友。在今年的高分剧集中,有许多角色都因为塑造得格外饱满立体而让观众印象深刻而产生情感,《大山的女儿》中的黄文秀,《人世间》中的周家人,《天下长河》中的靳辅、陈潢,都牵动着众多观众的情绪,令观众为他们的命运牵肠挂肚甚至潸然泪下。
当观众把时间交给一部剧集的时候,也就是把主宰自己的喜怒哀乐的能力暂时交到了作品手里,让作品替他们成长、替他们去爱、替他们经历岁月沧桑、也替他们目睹人间百态。能打动观众的台词,往往是他们心中早有所感而作品替他们说出,同样的,能打动观众的情感,也往往是他们希望体验而作品帮他们遗憾或圆满。
(作者为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来源: 文汇报
后台催了这么久,是时候该说了。
预告惊艳,期待值拉满。
开播翻车,“营销少女感”被拿来反复打脸。
名曰下凡,何以至此。
《上阳赋》
初看,《上阳赋》拥有梦幻团队。
能把这些演员都凑到一部剧里:章子怡、周一围、于和伟、杨祐宁、刘端端、左小青、史可、赵雅芝、惠英红、袁弘……
导演侯咏,《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的摄影,转行导演后的《茉莉花开》帮助章子怡拿过金鸡影后。
摄影菲利普·勒素,《一代宗师》的摄影。
美术总监韩忠,《如懿传》的美术设计。
效果呢?
肉眼可见“肯花钱”三个大字。
一部筹备多年、改名多次、制作精良最终上线的国剧。
然而。
从豆瓣5.8,缓慢上升到现在的6.2。
也就是说这么大的阵仗,结果就和及格线较了个劲……
怪谁?
Sir知道,《上阳赋》的槽点,十有八九你已经听够。
随着最新几集开播。
章子怡的角色走出少女期,你才发现。
原来尴尬的,不止扮嫩。
01
《上阳赋》一开播,最遭人诟病的,便是一众主演的年龄。
章子怡38岁,饰演15岁的王儇(昵称阿妩)。
左小青43岁,饰演未出阁的少女。
贾一平43岁,饰演20岁出头的王氏长子。
于和伟饰演王氏家主王蔺,被称为本剧中年人演中年人,老老实实第一人。
主演章子怡,当然吸引了最猛烈的炮火。
不得不说,颜值还是在线的。
但一个15岁的少女,要怎么演?
章子怡的诠释方法——
撒娇,就拽住父亲衣袖,开始嘟嘴。
得逞了,向母亲吐了吐舌头。
尴尬在哪?
不是章子怡太老,也不是她没有演技。
而是表演上的刻意。
因为刻意,所以油腻。
当她时时刻刻都在用表情向你强调——“看,我是少女,我是少女。”
难道不也像那些男演员,用过多的动作强调自己帅气、上流、性感时,带来的反效果吗?
你看到的不是人物。
而是一个被油彩涂抹的“少女”或“霸总”的人形立牌。
有人说,《上阳赋》是一部权谋剧。
熬过前面的少女玛丽苏时期,就会好了。
但Sir看到了第15集。
感觉并没有这么简单。
表演是趋于自然了——
与母亲分别。
既不舍,又不想让母亲担心。
她演得就很到位,也有层次感。
男主给她上药。
抗拒又心动的神态,清纯中带有妩媚,都没什么好挑剔的。
如果说前期,观众的不满主要集中于,一群成年人,非要学小孩一样过家家。
那么,等到剧情真正开始发力后。
我们可以入戏了吗?
叛军攻城,女主单枪匹马去谈判。
但你从她的神情中,看不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
只有一种,表演缺乏参照物的空洞。
比起少女感。
这种傲气、强硬的性格,不该是适合章子怡扮演吗?
在Sir看来。
《上阳赋》的虚弱不是扮嫩,而是在于它标榜的“搞事业”,搞了个寂寞。
没有了剧情的支撑。
章子怡怎样用演技硬凹霸气,终归都是外强中干。
02
怎么形容《上阳赋》的剧情呢?
超龄的玛丽苏。
低龄的权谋。
章子怡饰演的王儇,是琅琊王氏之女,受封上阳郡主。
家世显赫,出身尊贵。
母亲是长公主,父亲是世家大族位列丞相,姑母则是当朝皇后。
她自幼聪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年满15岁,皇帝为她在宫中举办了及笄典礼。
作为长公主的女儿,有着公主也望之不及的尊贵地位。
三个皇子里,太子和三皇子都爱她,她自幼便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选。
当年琅琊王氏助马氏称王,此后历朝历代,王氏女做皇后,成为一项传统。
但偏偏她爱的子澹,母妃来自朝中另一大家族,谢氏。
王谢两家势同水火。
男主萧綦,则是另一股新崛起势力。
他是戍守边疆的将领,白手起家,因杀敌有功,被封藩王。
朝堂内,萧綦毫无根基,但因手上握有兵权,被世家忌惮。
朝堂外,呼兰王被萧綦杀死后,其子暗中筹谋,边关危机四伏。
《上阳赋》铺设了多条权谋线。
可是这些权谋一和玛丽苏结合,就到了儿戏的程度。
似乎谁能当太子,不取决于皇帝的选择,也不取决于氏族的斗争。
全凭女主喜好。
她不喜欢现太子,皇帝就成全她和子澹。
太子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
想到的计谋就是生米煮成熟饭,先霸占女主,结果下药误奸了谢宛如。
总之女主就是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存在。
得女主者得天下。
再来看男主萧綦,作为刚入都城的新贵,他深知朝堂上一池浑水,不想踏足。
然而他还是同意了王氏的结盟。
原因是——看在女主的份上。
OK没问题。
英雄难过美人关嘛。
Sir特意查了原著,两人之间从好感升温到有情,始于阿妩被贺兰箴绑架,浑身捆有炸药。
因为不想连累男主,她决定和贺兰箴同归于尽。
但男主还是救下了她。
并且爱上了这等刚烈的女子。
那这惊魂动魄的一瞬间是怎么表现的?
周一围:一二三,木头人。
章子怡:你继续抓吧,我看你能坚持多久。
据说这剧往后是又甜。
又虐。
又有夫妻携手拼事业的燃。
好像是那么回事。
但问题是,一个如此套路的玛丽苏。
就算发糖,也不过是速溶糖浆。
就算真的要打下一个“帝王业”,也不过是如“一人我饮酒醉”的格调。
国剧顶配阵容。
就这?
03
章子怡的表演无需多质疑什么。
但总结她出色的表演,通常都需要“pua”——导演强意志,高负荷,甚至虐待性的改造。
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
章子怡当时毫无表演经验,拍哭戏时太紧张了,哭不出来。张艺谋导演便“吓唬”她,说剧组收工只留她自己在山上。
她又怕又委屈,这才拍成了一场经典的哭戏。
李安的《卧虎藏龙》。
章子怡:导演开始也不告诉我该演什么,只是让我练功。天天在那里练功,天天看见不同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这种心理压力,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觉得恐惧。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
为拍这部戏,她练了4年功,期间身体各种旧伤复发。拍完这部戏后,她决定再不拍功夫片。
因为这部已经达到了功夫的极致。
章子怡的表演需要一把有分量的镇尺。
去给她打压。
也给她反弹的力量。
但《上阳赋》呢?
上线之初,章子怡在微博发了个“片方不要营销我少女感”的喊话。
结果引来网友更大规模的嘲讽。
你自己不就是“片方”吗?
所以这是对谁说的?
别的演员。
粉丝或许还可以问一句“如果被绑架了你就眨眨眼”。
而《上阳赋》,则是章子怡靠自己十多年来的资源和人脉组的局。
在这个她充分掌握话语权的剧里,拍的就是她心甘情愿的故事,或者,就是她长久以来的愿望。
长久以来。
观众称她为“国际章”。
拍一部电视剧也叫做“下凡”。
她是公认的“倔强脸”。
我们很少见过她的少女和柔美。
但这是章子怡真实的样子吗?
一次采访,谈起《无问西东》的表演。
她脸上洋溢出真实的羡慕。
“青春本该就是这个样子,像一个春风吹拂的柳树叶一样的,可是我没有过。我觉得我的青春被耽误了,我没有过这样的浪漫的时光。”
她不止一次提到,虽然早早成名,但青春里一个遗憾就是没过上过平淡、被宠爱的日子。
上了中戏,也是专业困难户。
青春期就在练功中度过。
学舞的六年期间,她是班里的吊车尾,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才有可能追得上平均水平。
幸运地接连与大导演合作。
她也是战战兢兢,始终紧绷着一根弦。
如果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让章子怡做一回自己呢?
那么大概率,她倾向于放松、温柔、小鸟依人的角色。
《上阳赋》不是章子怡第一次尝试走自己的路。
首次担任制片人。
她选择的是一个小妞电影,《非常完美》。
演了一个花痴。
观众不理解章子怡为什么要演这么掉价的角色,还是很不适合自己的喜剧。
但她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很开心。
“很多桥段其实是我生活当中的,所以就把它扔到苏菲身上就好了。
……我就做自己就好了。”
就像我们现在觉得,玛丽苏不上档次。
但这或许。
就是一次章子怡没有满足过的梦。
然而她没明白的是。
这个梦拍出来。
对于充满好奇的章子怡,可能重要。
但对于浸淫其中已久的观众,是毫不重要的。
就在《上阳赋》口碑遇冷之时,很多人又搬出张艺谋的那句话:
“章子怡,别演电视剧。”
这段并非张艺谋原话,但章子怡当年拍完《我的父亲母亲》后,确实收到过2000年版《笑傲江湖》的邀约,片酬极高。
但是在张艺谋的建议下,拒绝了。
演电视剧就一定是自降身价吗?
且不说现在已经没有电影咖和电视剧咖的分野。
就连张艺谋自己,也准备开拍新剧了。
问题不在于“下凡”。
也不在于“带资进组”或“成为资本”。
是为什么想要大展身手时,路径如此狭窄,标准如此单一?
高分剧《大小谎言》。
是瑞茜·威瑟斯彭推荐给妮可·基德曼后,妮可一夜读完,立刻飞到澳大利亚联系作者取得版权。
双影后主演,两人的公司联合制片,讲述这个时代女性的故事。
刘玉玲自己当制片人和导演。
制造出了爆款《致命女人》。
以及2018年刚刚拿下奥斯卡影后的科恩嫂,为《无依之地》物色了赵婷当导演,自己出演女主,又成为奥斯卡大热门。
这些演员,无一不是在积累了能量之后。
开始自己掌握主动权,挑选自己打心里认可的剧本。
而且。
全都是“大女主”。
她们的大,是敢于打破常规,成为一个独自面对命运,也强悍无比的女人。
而我们能想到的大女主。
便只有玛丽苏,恋爱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开挂人设。
Sir不想喷《上阳赋》的扮嫩。
因为更可悲的。
是那种心态上的老气,和心智上的幼稚。
已经构成了我们环顾四周,最通行的大多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布拉德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