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新区怎么玩和dnf有新区吗

2024-04-15 20:42:35
好玩手游网 > dnf > dnf新区怎么玩和dnf有新区吗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江苏是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领域的“领跑者”。7月16日,省长吴政隆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高质量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在建设和发展“地下城”的过程中,我省如何做到“高质量”?就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该领域多位资深专家。

江苏坐拥两项“全国第一”

无论是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还是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都有一个神秘的、颇具隐喻色彩的地下城。 我们知道,哪怕唐朝的都市再发达,那时候也不大可能建有功能完备的地下城市。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大规模、高水平建设地下城才会真正成为可能。 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欧美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增速快,尤其是新城、新区开发和轨道交通的建设更是引领了地下空间发展的方向。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理事长、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黄富民介绍,2011至2015年,我国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完成了现状近60%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开发利用类型多样化,逐渐从单一的人防工程拓展到交通、市政、商业服务、仓储等多种类型;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截至2016年底167个城市建成2548公里的综合管廊。在开发深度上,也由浅层开发延伸至深层开发。 “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增地下空间建筑面积达到8.44亿m²,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和广东省新增地下空间建筑面积超6000万m²。根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发布的蓝皮书,江苏省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排名全国第一,南京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排名全国第一,13个设区市中有7个获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我省提出高质量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具有坚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前景。”黄富民认为。

站在“高起点”,追求“高质量”

高起点上,江苏如何高质量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黄富民总工程师在受访时表示,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高质量”: 首先,要更精准地摸清地下空间“底细”,保障地下空间安全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由各种复杂因素决定的,只有摸清地下现状,包括开发利用现状、地质环境条件等等,推进开发利用才能做到心中有谱。 其次,要更有力地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涉及到规划、建筑、市政、交通、工程结构、系统设备、景观环境等多个学科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知识,规划编制应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统筹考虑各专业间的关系,通过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分析,发现和解决综合性的问题,助力城市空间资源利用向着更有深度、更加高效的方向转变。 再次,要更普遍地融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效率。地下空间要实现分层规划和立体利用,优先安排供水、排水、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交通、人防、综合防灾等公共服务和公益性设施,紧密结合轨道交通、新区开发、旧城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 最后,要更加健全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以业务融合、信息共享为导向,加强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地下管线、地下交通等已有信息化成果整合,统筹建设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地下空间数据更新机制和信息查询平台,实现地下空间地质调查、规划审批、土地供应、确权登记、市场交易、安全监管等数据资料共享和系统互联互通,融入城市智慧管理系统。

直面社会关注和疑虑

判断一个城市是否足够现代化,人们一直习惯于“抬头”看鳞次栉比的高楼。可以肯定地说,“低头”审视节节生长的地下城市,正在成为一个崭新的衡量尺度。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案例逐渐丰富,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讨论也逐渐增多。 例如,我省某市正在大规模建设的一个地下城项目,近期引起社会关注。概括说来,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其一,靠近长江建这么大一片地下城,有地质和防水方面的风险吗?其二,地下城建设耗资巨大,将来会不会成为摆设?其三,新城区发展地下商业,是否有必要? 就这些公众关心的话题,记者采访了江苏华东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金雪莲。她表示,公众关心地下城建设是一件好事,这本身也是社会监督和参与的表现形式,可以推动相关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臻于完善。 金雪莲介绍,地下工程的建设技术目前非常成熟。我国已建成的穿越长江、黄浦江、黄河、伶仃洋等水下隧道很多,掌握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工程建造技术。长江河漫滩地区建设地下空间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这方面公众不必过于担心。 关于投入和产出的匹配问题,金雪莲认为,大型地下空间的建设有几个前提,高强度开发区的地下互联互通、多条地铁线的汇集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等。因此,在地下空间开发前需要进行全方位充分的论证,对于投入和产出进行测算,同时与城市规划相契合。 “至于地下商业,这也是一个大家探讨较多的问题,国内的商业架构近年来都在做调整,而地下商业应该说还处于发展阶段。” 金雪莲说,地下商业应该是有一定边界和范畴的,更多的是考虑地下空间的功能带来的业态布局和必要性,“例如南京新街口地下空间的商业是国内的典型,非常好也是老百姓出行的必备,但它是不是唯一,具不具备可复制性,这是需要进一步研讨的。”

不宜对“综合管廊”期待过高

长期以来,“拉链马路”等饱受诟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不少公众将此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锁定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同时也希望各地加快建设综合管廊,减少对地表道路的破坏。 对此,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下空间院院长黄俊表示理解。他认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解决城市“里子”问题十分重视,仅针对综合管廊国家和地方就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性文件,开展了试点城市建设。 “不少公众对综合管廊的进展尚不满意,这可能是对综合管廊的期望太高了。”黄俊说,由于综合管廊建设成本高,希望其解决所有“拉链马路”问题的代价是很高的。目前城市中主要道路下的管线考虑采用综合管廊,其他道路下的管线往往采用直埋。 同时,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是孤立的,需要在地下空间协同开发规划的指导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管廊属于地下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对综合管廊的建设影响非常大。老城区、成熟中心城区既有的地下管线、构造物非常密集,建筑物林立,进行综合管廊的建设难度非常大。例如,我省在建的一条老城区综合管廊,与4条地铁线、1条过江隧道、2处人行地道、1条电力隧道、数根大直径管道交叉,设计施工难度就非常大。这些都需要得到公众的理解。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汪广丰坦陈,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强力引导下,各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展迅速,同时存在着制约其建设运营良性循环的瓶颈,亟待破解。主要表现在:强制入廊要求难以落实;有偿使用制度难以落实;专项规划不足;技术规范不完善;统筹程度不高;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巨额建设资金筹集困难;管理协调困难重重等等。 汪广丰认为,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大势所趋,破解难题,须从高标准编制专项规划、落实强制入廊要求、完善标准规范、落实有偿使用制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健全维护管理制度、统筹推进管廊建设、确保质量安全等方面重点突破,保障建设运营有序推进。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有可为

江苏省城市地下空间具备良好的基础,未来10到20年应该夯实基础,实现地下空间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有可为。 采访中,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下空间院院长黄俊提出两方面展望和建议: 第一,地下空间集约利用。我省的面积相对较小、城市建设用地相对较少,随着城市的建设和人口持续增长,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几乎是一个必选项。地下空间的利用是有代价的,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天然的成本优势,但更深层次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将困难重重。 因此,我省在目前已经进行一定程度的地下空间开发的基础上,应提前筹划,把地下空间集约利用纳入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是一种趋势。在地下空间集约利用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统筹,各单位协同作战,在管理上、技术上均应做好准备。 第二,城市地下空间多元化发展。我省13个市的具体市情各不相同。每个城市均应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结合城市的建设条件来有序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从管理上、技术上解决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同时体现城市地下空间的“个性”。 例如,徐州、南京等地废弃矿山的开发利用,矿山开采后已经形成的地下空间可以有效利用,成为人们的休闲场所,或开发成为商业设施等;例如南通、无锡等地废弃人防通道的再利用,目前重庆、哈尔滨均有利用废弃人防建设轨道交通的案例;还有一些人口密度非常高的CBD地区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研究等等。在思考城市地下空间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探测、规划、方案研究,包括数据平台的建立等非常重要,也需要规划、建设管理等部门提前筹划、过程监控、事后评估。

【专家视点】

目前一些大城市的地下空间商业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下商业与核心区地位不匹配,地下空间互联互通网络化程度不足,地下空间功能业态虽然多元,但内涵特色不足,品质体验感不佳。这些都是今后应当发力解决的地方。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 汪广丰 在地下空间开发中,政府需要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尤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开发强度,功能定位以及开发时序。市场主体尤其要注意与承担城市公共功能的公共地下空间厘清产权,投资,运营,设计,施工五大界面。一般的,公共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开发主体。 ——苏州恒泰商用置业有限公司投资负责人 孙立 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集约化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去面对各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伴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全过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与运维阶段。在此建议:一,设立专门机构。二,建立数据平台。三,加强安全、绿色、智慧运维研究。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黄俊 (交汇点记者 左中甫采访整理)

2016年,南京市政府发布了《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15-2030)》,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地下空间开发的壮丽蓝图。未来无论江南主城还是江北主城,百米地下也将别有洞天,超级“地下城”将在地下生长。

主城主要地下空间开发区域(根据规划内容整理)

根据规划,南京的“地下城市”按照三个层级来规划建设:一级中心,包括四个主城片区,为新街口—鼓楼、南站—红花机场、河西、江北核心区;二级中心,包括十一个城市重点地段,包含湖南路、下关滨江、夫子庙等;三级中心,包括多个地区级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如迈皋桥、桥北、龙江及南京站及机场枢纽。规划提出至2030年规划期末,南京的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达到8600万平方米,年增340万平方米。

南京主城区地下空间发展规划结构(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么大的手笔,如此规模的“地下城”开发,到底是好是坏?今天空想家就跟大家唠唠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仅代表个人意见,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01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提到湖南路、山西路商圈,马台街夜市、狮子桥美食街、灯光隧道、军人俱乐部是很多人的必去之地,曾经也是仅次于新街口的南京第二大商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湖南路已经是“”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商业街了,霓虹灯影,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车水马路,人气爆棚。但近几年来,这里的风光繁华却一去不返、沿街商铺冷清惨淡,究其原因有这几个方面,其一湖南路沿线的军产停止商业租赁,街北的大量商铺停业;其二建筑立面改造,长时间的脚手架围挡遮挡了商铺门脸。另外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湖南路地下商业街的建设,连年施工造成了交通的阻塞,每年隔三差五的就有复工、开业的小道传闻,但是至今尚未完工,开发商还不断爆出资金断裂、破产重组的消息,留给湖南路的真的只有一地鸡毛。曾经“南有新街口,北有湖南路”,新街口好好的,湖南路已经被折腾的气若游丝了。

年度笑话:湖南路地下商业街建成(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实版的“行路难”,处处是城建战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饼画得着实很大,规划也是波澜壮阔。计划在地下建设4大街区、5大广场,打造以餐饮、超市、酒吧街等多元业态。4大街区包括南京客厅、中央书坊、万国食客、未来街区;5大广场地下通高广场及21个中庭设计,未来24小时不打烊,打造南京最大的“不夜城”。

梦想和愿景非常美好,现实脸蛋被打得啪啪作响,与理想的状态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湖南路地下商业街规划效果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河西元通站中央公园也有个地下商城——金源广场,同样也是人迹罕至。规划的设想是将元通站出入口和中央公园人流通过地下通道导入河西CBD,依托人流打造一个纵横的地下商业街区,地下结构复杂,光商业的部分就有2层之多。作为河西CBD的一部分,地段绝佳,曾经刚开业也是风光无限。但目前的生存状况比较堪忧,除了主通道周边的几家快餐店还苟延残喘,还有就是家乐福超市和中影影城还能吸引一些人气,其他的商铺造就死翘翘了,大面积的商铺关门歇菜,街区的很大部分地区黑灯瞎火的,弥漫着一丝诡异的氛围。

地铁出入口的商铺关门(笔者自摄)

大面积商业无人问津(笔者自摄)

压抑的地下通道,局促的地下广场,极度繁琐的人行流线组织,关停的电梯,都变相地降低了人在空间中的体验好感度。好好的一个河西中央公园被分割得七零八碎,从南到北近在咫尺却要绕个大弯,本来就赶时间的白领群体,硬生生地被逼着游园一遭。那些存在于图纸上的构想,并没有在现实中得以实现。

那种商场的负一层今天不在讨论范围内,纵观南京的大规模的地下商业街,除了新街口和莱迪以外,真的是有种九死一生的感叹,对于地下城的未来发展如何真的需要抱有一丝的怀疑态度。

复杂的交通流线(笔者自摄)

关停的电梯(笔者自摄)


02 “拿来主义”水土不服

地下城乃至“地下空间”,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外国建设经验的一种吸纳和借鉴。虽然在中国古代原始先民能开挖洞穴居住、古人会开挖地窖进行储藏、帝王将相建设规模宏大的地下陵墓,乃至战时“深挖洞、广积粮”会利用地下空间,但没有将地下空间作为商业空间乃至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空间进行使用。

真正意义上的地下空间开发,可能要追溯到1613年英国伦敦的地下通道建设,以及后来1863年的英国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创了人类建设地下轨道交通的先例。只有在这样的地下空间里面,受到巨大的混凝土的庇护,人们才有了稳定的流动的空间,也为后来逐渐向商贸空间演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世界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在1957年日本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商业街——大阪唯波地下街,地下商业街的业态逐渐蔓延开花,日本大阪相继又建设了梅田地下街和虹地下商业街。

日本大阪地下商业街(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世界各地还有很多成功的“地下城”建设案例,我国的地下城建设理念基本上是借鉴国外的思想和方法,无论是北京的第一条地铁还是大城市遍地的地下商业,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抄作业学习的过程。这里并不是否定了国内的地下城建设中的创新和创造,而是希望大家能关注:外国地下城建设的先天背景,是在什么样的水土中才能生长出这样的空间形体,放之到国内还合适吗?生硬地“造城”,或许只是对城市空间场景的模仿,而缺少对于内在运行逻辑的学习和思考。

》》》日本地下城:

日本国土面积稀少,大城市人口众多,高人口密度导致了高昂的地价,不得不向地下索要空间,地下开发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同时在狭小的土地上交通设施发达,城市用地的分隔问题严重,道路交通出行的问题极为突出,建设地下通道也是无奈之举。日本地下城是出于集约发展需要,向地下要空间的典型代表。

日本地下空间营造(图片来源于网络)

》》》伦敦地下城:

伦敦是最早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附着着城市大量的人流和物流,人总得又需求,又需求就会有商贩提供产品。逐渐地从流动商贩演变成为了固定的商铺和商业街,地铁线建设带来了商业的繁荣。

伦敦地下空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

蒙特利尔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时间非常漫长,气温经常会骤降三四十度,积雪厚度也经常能超过人高,可以说有着极度不适合人居住生存的环境。因此在地下建设一座城市,将城市的主要公共空间放置在地下,地上冰冻三尺、地下四季如春的环境中,这样的空间对人们的吸引力是无穷的大。同时地下设施的保温性能极好,也能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传统的地下城——帝王陵墓:

中国的地下城,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众多的帝王地下陵寝。地下宫殿最为著名的是秦始皇陵,但就工程量来说,未必输给今天外国的地下城。在我国传统观念里面,认为地下是阴气最重的地方,“地载万物”也是阴的代表,古代劳动力发展后,极少有居住在地下的,倒是一些不开化的文明还居住在地下。“地下”、“见不得光的地方”都代表着一种情感上对黑暗的厌恶,根植黄土、向阳而生也是生物的“趋光”属性,地下城的开发向生活的界面拉入“不见光”的地下,在传统情感上是有一定排斥性的。

中国的帝王陵(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物生长一定要有生长的土壤,商业开发想要成功也需要符合商业的规模,生硬的通过“造需求”“造城”恐怕很难长久。外国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要找对适应的场景,如果既没有极端集约发展的需要、人流的爆炸性过境需求、恶劣环境庇护所的需要,那么建设如此多的地下城是不是也是一种浪费呢?


03 这样建“地下城”可以活

当然抄作业借鉴也是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仔细分析他们的经验会发现,想要“地下城”商业能够健康的活着,有几个方面必须要认真的思考和谋划。

A、足量的人流支撑+主力消费场所

不是说有地铁站就有人流的支撑,不是有交通换乘就会有消费人群,必须要周边地区是人们重要的到达性消费目的地。打个比方,同样是地铁换乘站点,南京南站的交通流量远大于新街口,但是带来的消费人群却远小于新街口。这个地区必须是观念里的“消费地”,有着例如德基广场、中央商场、大洋百货这样针对不同消费人群主题鲜明的购物中心。同时也兼具公共交通人流量的支撑,根据统计南京新街口站的节假日人流量超过百万,在今天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再有个日均流量超过百万的商业站点,那么搞地下商业想不火都不行哦。

新街口拥挤的人流量(图片来源于网络)

B、顺畅的步行体验、简单的流线

很多地下商业街容易形成商业的“冰火两重天”,火的地方一塌糊涂,冷清的地方门可罗雀,很多是规划造成的问题。只有主流线的沿线才能真正的形成人流的聚集,那种七拐八拐、有悖人情的设计都是设计师的无端意淫。如果想在地下还建成铺大饼式的商场,那规划的有多高、跌的就会有多惨痛。另外商业街和交通设施的人流换乘衔接也非常重要,迷宫式的换乘通道不容易汇聚人流,南京河西元通站就是个典型的案例。

一字型的地下商业街(图片来源于网络)

C、比地面还优美的空间环境

想要地下商业超过地面,那必须要营造的空间感受超过地面空间。夫子庙的水游城就是个生动的案例,水游城一期最受欢迎的就是负一层,通过水景和室外舞台的打造,负一层的商业价值不输地面层,很多在地面层的顾客都会被吸引走下楼梯。反观水游城的二期水平方,负一层是拥挤不堪,毫无特色,可想而知对顾客也是无吸引力可言,自然那边的负一层也沦为了地摊商业的集聚地。如果地下层只有地下,看不见太阳、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那么就不要想这样的地下商业吸引力能有多大了。

南京水游城负一层舞台与水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D、更完善的制度支撑

目前我国的人防制度,开发商的地下开发部分的产权不属于开发商所有,导致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缺少精雕细琢的考量。地铁、人防、交通枢纽等产权主体也多样,对于开发的理念和出发点有所差异,很难步调一致。若能更多的结合市场运行的规律进行操作,可以激发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增加空间的利用价值。

元通站:空置的地铁站商铺(笔者自摄)


04 展望

目前南京地下空间规划理念最先进的、正在施工建设的算是在江北新区核心区了,这里建设秉持先地下后地上,让城市从地下生长起来。但是未来规划实施的效果如何呢?这个还要拭目以待。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影响商业运行的因素也很多,今天也无法评说,成败就留给时间来证明吧!

最后放几张江北新区核心区的蓝图远景给众看客借借馋,希望我们的城市也能美梦成真!

江北新区地下城剖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江北新区地下城效果(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交流,您的兴趣点就是我创造的动力!

作者:piikee | 分类:dnf | 浏览: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