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是暗示什么意思和857什么意思啊网络用语

2023-12-07 02:48:10
好玩手游网 > 游戏攻略 > 777是暗示什么意思和857什么意思啊网络用语

古人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般认为,这句话是整个《道德经》的核心,即天地万物,皆出于三。

然而,提起“三”,就不得不说到另一个被赋予了神秘色彩的数字“七”。

正所谓“三生万物,逢七必变”,“7”这个数字里蕴含的自然秘密,比起“三”,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7”所代表的意义也是大有不同,游走在笔锋下的数字到底有着怎样神奇的故事,接下来我们来一一揭晓。

中国的“7”

对于古老的中国传统而言,“7”在一众数字中那可是相当受宠的,提起“7”来,古人的各种讲究可多了。

首先,这“三生万物、逢七必变”的说法来源,就很玄妙。

“三生万物”指的是《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句。此处的“一”,具体为太极初始之意;“二”,乃是阴阳两极,即阴和阳;“三”即阴阳两极之相交产物,乃世间万物之意。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略笔提及《道德经》。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一生参透人生哲学的著作,被称为不废江河万古流之作。“道”一字,极为玄幻,有人追求一生都不得参悟,有人了却尘缘、大彻大悟。

目前,老子思想研究会遍布全球,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评价老子说道:“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老子的道家哲学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可见其地位之高、影响之远。

所以“三生万物”之理作为《道德经》的核心所在,其中对自然万物奥妙的揭示影响了几千年,实在难得。

而“逢七必变”的说法一般都是以《易经》中每卦六爻为准,即古人认为,自六爻之后的数字“7”开始卦象就会生变,所以其后变化之多,不宜占卜。

不同于《道德经》对人世自然、生活哲理的参透,《易经》一书,更像是一本穿越千年的神秘之作,至今都令人无法理解。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其中内容涵盖万物,包罗万象,是中华文明真正的起源。

而且,此书主要是以“玄学”为主,上到宇宙无垠奥秘,下到自然存在哲理,无一不囊括其中,可谓博大精深,震撼古今。

此书尤其研究世间万物之推演变化、八卦之说、以及玄学理论,何人能说清楚?但就是这个让人无法参透又极为着迷的玄学,古来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修道之人为之趋之若鹜,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据说其中用阴阳学说印证二进制,对后代计算机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让人无不嗟叹。其中“逢七必变”的观点,让“7”这个数字,在中国历史上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7”的神奇表现在哪里呢?我们接下来一一揭晓。

首先,我们常说“七年之庠”。这表示夫妻二人结婚长达七年之后一切矛盾的总称,此时二人的感情到了倦怠期,需要经历一次较大的波折。

那为什么是“七年”呢?

这里面就有一番说法了。科学表明,人体的细胞平均每七年就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也就是说,细胞不是同时更换,而是交替更换累计,七年后就会全部完成。

而爱情是相关的人和事物促使脑内产生大量“爱情激素”导致的结果,这个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戒断反应的。

没有人能够保持长久的亢奋情绪,也没有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对自己无比熟悉的对方充满激情,何况还被生活的柴米油盐所累。

所以,七年之后,当双方体内的细胞全部更替一遍之后,从医学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个人已经不是当年你所认识的对方了。

据科学表明,大脑对爱情的倦怠期也就是七年左右,此时双方就会对彼此产生无聊乏味的情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爱情沟壑——七年之庠。

不过人类是高级动物,具有高级智慧,懂得节制方才长远,这也是很多人都熬过漫长的七年,还牵着对方的手一直走下去的原因所在了。

除了“七年之庠”,传统中国还有众多与“7”有着千丝万缕的说法。

第一,天有七星,主要指北斗七星,主位居于紫薇中垣。分别名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第二,地有七宝,主要指地藏经中的珍宝无数。在《阿弥陀经》中,七宝分别是金、银、琉璃、玻璃、玛瑙、珍珠。

第三,人有七窍,主要指人体部位。是人体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一,加起来,就是数字“7”。

第四,色有七彩,彩虹的颜色,就是我们常说的“赤橙黄绿蓝靛紫”。

第五,乐有七律,即音律乐谱中的“哆来咪发唆拉西”。

第六,死有做七,这就是真正的轮回之说了。

我国古代信奉鬼神之说,认为人死后,必然是要进入轮回的。而轮回之说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理论,这些理论,将“7”这个数字,奉为神明。

古人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后转世之时,是以“中阴身”存在于死生之间的。

此时他以童子之形游走于天地之间,寻找生缘,七日为一期,总共七期,待七七四十九日后,无论结果是否满意,必得一生窍。

所以我们常说的“做七”,就主要是说,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超度、祭奠,以助其找到轮回之道,托生一心愿之所。

第七,七出之罪,是古代规范女子在夫家生活的条条律律。分别为,无子、淫泆、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若犯其一,夫家便可以将这女子休妻谴回娘家。

除了“七出之罪”与“7”有关,古人还有约束女子的“三从四德”,这加起来,也是数字“7”。由此可见,“7”的用途之广,神秘之说。

我国还有“竹林七贤”等文人团体,他们对“7”也是推崇有加。

行文至此,读者大概已经完全看出来,“7”这个数字的神秘之处以及古人对这个数字的偏爱,它能流传千年,衍生出那么多相关的“周边产物”,实在也不是巧合。

“逢七必变”的说法,自然不是空穴来风。

世界的“7”

“7”这个数字不仅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西方文明中,数字“7”也是一个意义非凡的符号。

最为经典的故事就是《圣经》里上帝造万物的故事,而这个故事里的“7”,直接奠定了长达几千年来人们对“7”最为幸运的认知。

传说中,天地混沌之时,是上帝用了7天,创造了这世间的一切。

第一天,上帝将光明与黑暗分开,称光为“昼”,称暗为“夜”。从此昼夜不相见,轮替交织,成就万物。

第二天,上帝创造了空气,弥漫于间,凝聚于上,称为“天”。

第三天,上帝创造了旱地山岩之壁,称为“大陆”;创造了凝水所聚之地,称为“海洋”;接着又在大陆上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果青草、开花结籽的蔬菜以及结满果子的大树。

第四天,上帝为“夜”造就了无数的星斗,寂寥的暗夜中多了繁星点点的陪伴。

第五天,上帝为江河湖海创造了数不清的大鱼小鱼,水中生命;为平原山川创造了各种各样的陆地走兽;还为辽阔无垠的天际创造了数不清的飞禽鸟类。一时间,世间生命良多,它们繁衍后嗣,遍布天地。

第六天,上帝总觉得这世间少了什么,最终照着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使其成为这万物之灵的首位,繁衍生息,创造文明。

第七天,上帝眼见万物齐聚、世间安然,便完成了这创世之功。历时六天,他终于歇息了。所以后代人间神父传达上帝旨意,以每七天为一个轮回,第七天便是万物休息之日。

《旧约·创世纪》里上帝创世的故事是西方人眼中万事万物的起源,是人类的诞生。

所以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认为,“7”是一个幸运数字,一周有7天,而第七天就如同上帝创世,是需要停歇的休息日。后来,便又有了“LUCKY7”的说法。

除此之外,“7”这个数字的吉祥之兆还经常表现在西方的文学电影中。

很久以前,在一部电影中,一个男人站在老虎机前,当机器上的数字变成三个“7”的时候,出现了非常神奇的一幕,大量的金币从老虎机澎涌而出,他欣喜雀跃。

剧中的这一幕,其实在潜意识中也是西方文化对数字“7”幸运之意的一种表达。由此可见,在众多数字中,“7”的独特之处绝不是偶然。

风靡全球的《安徒生童话》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生活在一起;古罗马历史中,著名的凯撒大帝以其出生的7月为傲,便将自己的名字JULY作为七月的写法,表示幸运之意;在意大利民间传闻中,人们通常认为,猫有七条命,因为数字“7”很幸运......

西方文明对数字“7”幸运之意的起源,除去《圣经》的故事,可以最早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为得到“天圆地方”说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天论》中推演,他观测宇宙星辰之变化,认为天际的构成有七层,日月星辰皆依附于上。

所以“7”这个数字被冠上了神秘的色彩,那个时候的人们相信,天有七层,死后的人如果去不了天堂,堕入地狱,那必然是罪大恶极之人。

而七重天堂极乐世界,是留给大善之人的重生之地,他们死后,会被上帝带走。

在西方教堂传颂的《新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彼得问耶稣:“主啊,我的兄弟得罪了我,我应该饶恕他几次呢?七次可以吗?”

耶稣说:“不是七次,应当是七十个七次”。

这是耶稣在告诉彼得,他需要拥有“无限宽恕”的博爱之心,这样才能积累功德。

此处不讨论“神爱世人”的问题,彼得一开始,就提出“7”次,说明在西方人的观念中,“7”是一个十分具有文化内涵的数字。

除此之外,西方人将人类的美德分为七种,分别是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节制、以及谨慎。

同时,他们又将人类的阴暗分为七种,名为“七宗罪”,分别是骄傲、易怒、懒惰、贪欲、善妒、贪食、淫欲。

还有《圣经》中关于尼罗河“七只母牛”的故事;毁灭大洪水到来时,诺亚进入方舟之前必须要带的“七公七母”;圣母玛利亚的“七件快乐”和“七件悲伤”之事;以及“七个印章”封印上帝手中书卷的故事等等。

从古至今,从古希腊到当今全球,在上帝的西方世界中,他的世人认为,数字“7”是一个无比幸运的数字。

神奇的“7”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看完了全文,我们发现“7”这个数字无处不在,而且除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7”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数字。

在跨越了种族、宗教,隔绝着万水千山,西方人最喜欢的数字调查结果显示,“7”身居高位,仿佛这个数字,真的会很神奇的得到上帝的帮助。

人们总是寄希望于一些他们喜欢的事物、人物、数字,以此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寄托自己的情感,而数字“7”,只是很幸运地被选中了。

但是生活从来都不是因为你得到了关于“7”的眷顾而变得幸运,是你自己的刻苦努力与不服输的顽强赋予了数字“7”不同平常的意义。

在世间人眼中,“7”代表幸运、眷顾、团结、善良...... 代表世间的一切美好。

世人谁知,这幸运,这美好,从来都是你自己的心罢了。

有人曾开玩笑地说:“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一周上7天,才是‘857’的正解。这虽是句玩笑话,但不禁让人想起“857”这个梗,曾一度成为了蹦迪的代号。它不止代表了某一首歌,某一种节奏或是某一个形式,而是蹦迪这种逐渐大众化、年轻化的娱乐方式所带来的快乐与释放。

大众点评上关于蹦迪的关键词,大部分都是“氛围”与“刺激”。在虚幻的灯光、刺激的音乐、封闭的环境和热闹的人群之中,许多人肆意地摇摆着,觥筹交错之间,充斥着无数未知的可能性。

/ 图片源自大众点评

当我问及:“什么原因让你有一瞬间的冲动想去蹦迪?”时,@Y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想玩”。

当生活千篇一律、社交圈层逐渐固定时,蹦迪能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会给生活带来一股短暂的新鲜感。

这让我们不禁好奇,蹦迪这种曾经“隐密”的娱乐方式,如今却备受欢迎的原因 。

- 01 -

“年轻化市场之下,更多的可能性”

被称为独领德云社“蹦迪包袱”的95后小生秦霄贤,曾凭借:“张云雷将那些酒吧女孩拉过来听相声,我又成功给人送回去了”一梗成为话题人物。“蹦迪小王子”这样的标签,让原本就会抛梗、才华出众、略带“傻气”的他人气更盛。

秦霄贤成功将相声舞台上的“戏”与台下的生活融合,或许,蹦迪本身不是他出圈的原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蹦迪包袱”成为了他更受观众喜爱的助燃剂。

/ 图片源自网络

显而易见,蹦迪正在逐渐成为年轻一代普遍认同的娱乐方式,它不止是一种社交,也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桥梁。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近6六成的年轻人更加喜欢蹦迪时忘我的状态。在西安,蹦迪也逐渐成为年轻人解压的首选方式。夜店从早年间仅有10家左右发展到目前已有近30家,与日俱增的数量是蹦迪从一众娱乐方式之中脱颖而出最好的证明。

/ 图片源于大众点评,更多可供选择的夜店

伴随着市场日益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加入这一行业。想必蹦过迪的朋友都不陌生“出酒”(夜店中酒水销售的一种)这群人,大约五年前,他们只是依靠销售酒水的提成结算工资。

一位曾出酒的朋友与我们说到:“当时出酒行业的人数太多,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有人价高有人价低,利润也可大可小,收入极其不稳定,混乱的市场之下,没有几个熟客根本挣不了钱,偶尔客人被抢,忙活一晚上也是白搭,竞价、压价的情况导致行业内生存空间很小,很多人干一两个月就放弃了。”

然而,在夜店逐渐正规化与透明化后,“气氛组成员”,成为了一个新潮职业。与出酒不同的是,TA们每天最主要的任务是“撑场子”、烘托气氛、与客人互动。虽然每月也有绩效考核标准,但是“邀约台”、“美女台”这种免费蹦迪的模式出现后,也让气氛组的销售压力减小,先体验环境再带动消费的形式,也给予客人更多选择的空间。

/ PLAY HOUSE

97年的@老二是西安某夜店气氛组成员,从1年前做全职到现在每月去10天的兼职,老二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是上班晚,不需要高峰挤地铁,收入也还不错。

“我的主业是舞蹈演员,现在找到了稳定工作,从全职换到了兼职,每月工作10天工资2500,偶尔来点客人点单的提成加上我的本职工作,一个月8k左右的收入,不算太难。现在的夜店都有酒单,所有的消费几乎是透明的(除过包间小费之外),即使销售业绩不达标也会扣钱,但总有2000多的底薪。

这份工作,除了有时凌晨3点下班和全程一直蹦之外,总体的感觉是比较轻松的,在原本生活的压力之下,在气氛组工作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出口。”

/ 图片源于网络

由此可见,渐渐正规化的消费架构是夜店发展势头迅猛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越来越年轻化的互动方式与投其所好的经营模式,也为西安夜店的发展成功奠基。

比如:20岁就入围世界百大DJ的小马丁曾亲临15cm,越来越多的外国DJ出现在西安各大夜店,以及通过《中国新说唱》走红的rapper们现场助力。

/ 入围世界百大DJ的小马丁

为烘托气氛与点燃客人的情绪,在蹦迪的同时,也传递了地下音乐的神秘,融合了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因素。这些,无疑是夜店年轻化市场之下最好的变化。

这样发展趋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夜店,感受氛围。它渐渐从“隐匿”的娱乐方式走向大众,走向更好的市场。这也更加让人好奇,在蹦迪爱好者的视角之下,对于“857”又会是一番怎样的定义。

- 02 -

“生活中的快乐补给”

@快乐的鱼

职业:装修运营

年龄:23

鱼特地强调过,要在名字前面加上快乐这个形容词,因为这是他生活的宗旨,也是他喜欢蹦迪的原因。

在运营岗位工作了一年的鱼,面对着每天千篇一律的工作,写不完的文字、剪不完的视频、回不完的客户消息以及无法达标的kpi,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压力,原本以快乐为第一位的他,逐渐开启了“模板式”的生活。蹦迪,就成为了鱼获取快乐的解压方式。

/ 氛围图

这样的氛围,对鱼来讲,像是一种会传染的兴奋剂,让他释放更多快乐的多巴胺,忘却生活中的疲惫,扎入只属于自己的夜晚中。

“这种快乐的根源,源于新鲜感与未知的刺激,我们每次去蹦迪,都会玩不同的游戏,从最早的上下左右、十五二十,到后来拿把扇子在舞池跳舞,直到现在,撕个纸我们都能振臂高呼一阵。

也许有些人并不理解这样无趣的事,究竟快乐在哪里?我想,大概是环境所致,来蹦迪的人,多少都有情绪上的诉求,特别伤心的时候需要发泄或是所谓的‘噪音’来麻痹,特别开心的时候希望能蹦个迪让快乐到达顶峰,全场的气氛都是有感染力的,带着一股子渴求快乐的味道。

虽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玩得自在,有些同事,也会一直刷手机、喝闷酒、无法融入甚至提前离去,但久而久之,也会被我们带动。我一直认为,快乐是会传染的,它只是需要一个有感染力的承载地。

/ 图片源自受访者

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也是蹦迪的关键词,每次去我都能看到不同的小姐姐,换着不同的玩法,认识不同的人,也许我们并不会成为朋友或是发展成为情侣,只是当了一夜的微信好友后就再也没有了联系。

但这些都不妨碍社交时的快乐,没有负担又增添了神秘感。对于社恐的人来说,这里的氛围或许会给予你更多的勇气。”

提及去蹦迪的频次时,鱼说到:“我和同事去的比较多,团建也会选择去蹦迪,因为大家普遍年龄不大,蹦迪时,每一个游戏、一杯酒、每一次“摇头晃脑”,举起双手,都会让人释放自我,拉近同事间的距离。

至于频次,一个月一次,适度即可。毕竟蹦迪只是生活之外的调节,最后我们都要回归正常的生活中。次数不频繁,才会对下一次的快乐产生期待。”

/ 图片源自受访者

现实中,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斥着压力还有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即使再枯燥,也不能停下脚步。对于喜爱蹦迪的打工族来说,蹦迪这样的娱乐方式,只是调节压力的一种形式,而并非TA们沦为“社畜”的佐证。也许在TA们朋友圈“灯红酒绿”的背后,也有我们并不了解的心酸。

从鱼的观点中不难看出,新鲜感也是蹦迪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就像@FEI说到:“我喜欢蹦迪,就是想每天和不同的人去寻找不同的快乐。”

@FEI

职业:待业

年龄:20

虽然每天去有些夸张,但FEI实属蹦迪爱好者,有朋友叫也都会去放纵一波。

还没有工作的他,生活压力不大,准备去国外留学。每天除了学习语言、准备考试之外,生活并没有太多值得期待的事。

/ 白天学习的生活,准备考试

“我的生活的确没有太多压力,可我却拥有被安排的人生,这是我与父母不可释怀的矛盾点,用‘绝对占有,相对自由’来形容我们的关系最为贴切,从小到大,在生活的细节上,他们从不限制,比如:我几点回家、去了哪里、交些什么朋友、学习与生活的状态......他们都很少过问,但这样的自由只是建立在他们的可控范围内。

在人生每一个关键的节点,他们都会出现,安排我的学校、未来、人生和应该独自面对的成长。就像这次,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去韩国留学。

每次与朋友闲聊起以后的规划,总是有莫名嫉妒,因为我从没说过对于未来,我想怎样。就算学成归来,也会有安排好的工作和父母认为适合我的职业。

/ 图片源自《楚门的世界》

有人羡慕我总是一帆风顺,但是她们和我父母并不知道,有时候我也会觉得束手束脚,却又没理由反驳,我想去面对一些生活中的高墙,有征服与新鲜的感觉。”

讲述FEI的故事,源于他说过:“在安排好的人生之外,蹦迪确实让我的生活多了些“微醺”的感觉,大概就是因为它不够真实却有新鲜感,在嘈杂的环境之下,每个人都会跳出烦恼的怪圈,赢一个游戏,都会让人欣喜一阵,那种短暂的快乐,没有理由,没有负担。

/ 图片源自受访者

娱乐方式有许多种,但对于我来说,只有蹦迪能够释放到忘我。在开启第二天的生活时,我再切换另一个模式,也算是平静生活中的一种起伏。

如果你问我这算是一种逃避吗?我想说,‘偶尔逃避又怎样,我没有偏离轨道,总要回归预设好的人生。’蹦迪,只是生活中的快乐补给。”

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方式,鱼和FEI都知道,TA们所追求的快乐不易,但生活使然,总要回归正轨。

那么生活的间隙去蹦迪,去感受氛围,用“嘈杂”的调节方式,消化TA们的负面情绪,又有何不可呢?

在采访中,我们问还到“除了追寻快乐,去蹦迪的理由还有什么?”@李穆的回答是——“刺激”。

- 03 -

“寻求刺激与一己私欲”

@李穆

职业:舞蹈演员

年龄:24

“我最喜欢蹦迪的阶段,是上学的时候。说实话,第一次吸引我去蹦迪的原因,是对陌生环境的渴望,听到TA们聊起夜店的游戏与氛围,勾起了我的欲望。在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后,这种‘刺激感’从蹦迪,变成了晚上逃宿蹦迪。现在想想,逃出管控,翻墙去一个未知的地方,担心又放肆的感觉才是最刺激的。

/ 第一次去蹦迪时

当然,去蹦迪的刺激远不止探索未知这一项,更多的快感源于周遭的气氛到达顶峰时,我们也会跟着忘我,短暂地逃离生活中的压力。还有一种,是大多数人并不能理解的刺激,那便是高昂的消费,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消费的水平,划分了客人的等级。

在我之前的经历中,夜店只有散台、邀约台、角落里的小卡座和更加靠近舞池和DJ台的大卡座之分。这样的认知在光顾了一次包间之后,被彻底打破了。

包间消费的客人一般会选择直接充卡,就像带我去的朋友,基本一次性充1W,虽然低消4k,但想要玩得尽兴,一次消费最少6k左右,也会给包间服务生1k-2k不等的小费。所以在包间内消费一次,总共花费大概1w左右。

/ 图片源自受访者

其实,最开始我不并理解蹦迪为什么会选择包间,将气氛隔绝在包间之外的意义是什么?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每个包间中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供唱歌的场地和随时都会微笑服务、陪喝陪玩的工作人员。

想蹦迪时,可以去舞池跳舞;想安静喝酒时,就可以享受不像前场那样自带‘震动按摩’效果的卡座。的确,高昂的消费之下,是不曾拥有的快感。

这样的心思,或许是种私欲,通过刺激型的消费来获得心中的满足感。现在,如果让我选择,我也更加喜欢在包间中自在地蹦迪。”

/ 图片源自受访者

当我们与李穆深聊“蹦迪私欲”这一话题时,不可避免地聊到了“情感社交”,因为它是部分人蹦迪最明显的目的。

但李穆认为:“无论是找对象或是更深的目的,的确是人们内心的欲望,只是我们不能过多地评判对错。

像夜店这样的场所,之所以被人冠以刺激的标签,未知的交际本就是原因之一。如果双方你情我愿,我们又怎能直接否定呢?我认为夜店社交需要谨慎与分寸,但也并不否认这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可能性。”


在夜店日益年轻化、正规化、透明化的市场发展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蹦迪这样肆意轻松的娱乐方式。

他们沉浸在夜晚专属的快乐之中,有人清醒,有人沉醉,有人为释放压力,有人为调剂枯燥。

/图片源自受访者

虽然,蹦迪这个话题,一直伴随着争议与偏见,但在偏见之外,是我们可以把控的尺度与分寸,是在寻求快乐与刺激的同时也不会迷失的自我。

当蹦迪不再被看做是“秘密花园”一般的娱乐方式时,它逐渐被接受,被喜爱,被简单看待。希望每一个,扎入夜晚,在灯红酒绿中享受“微醺”的你,都能在那一刻忘却生活的烦恼。

- END -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454 | 评论:0